2012年9月份,临江市“四保临江”烈士陵园的西南角迁来了一座新墓,这座墓的主人,只是一名普通的妇人,她并不是烈士,可是她为什么能安葬在这里,在他的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座墓的主人开始讲起。她的名字叫邢淑杰。
时间让我们回到1946年,这一年南满地区的冬天来的又早又猛,还没立冬,碎雪就伴着凄雨下个不停。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第四纵队向临江转移,经过了多次的战斗,我军许多将士早以身负重伤,强忍着伤痛前进。
当他们到达临江时,已经是伤的伤,病的病,所有的伤病员都住进了辽东军区第五野战医院。医院里伤员多,医护人员少,这时出现了一位大妈,她就是临江县后台村的邢淑杰,她家临近的后台学校就是辽东军区第五野战医院。邢淑杰主动去帮助护理伤员,为伤员煎汤熬药,为了能让伤员有更好的居住环境还把自己家的房子腾出一半给伤员住。当时的临江刚解放,没底子,打的粮食别说供给战士,就是自己吃,也是半粮半菜,半干半稀。可就这样,邢淑杰把家里仅有的一只下蛋鸡,杀了熬成汤给伤员补充营养。有的重伤的伤员不能自己吃饭,她就一口一口的喂。她更是在隆冬寒九,砸开冰窟窿给伤员洗带脓血的衣服,被褥和绷带,那是严寒的冬天啊!那双手早以失去了知觉,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她究竟为战士洗了多少的衣服,谁也说不清,人们看到的是她把一块块洗衣板搓平喽,把手掌挫变形了。为了把洗好的衣服快点晾干,及时给伤员换上。她在自己家里拉满了绳子,地中间用干柴升起一堆火,这样室外一天也晾不干的衣服,在屋里几十分钟就可以烤干。
邢淑杰精心护理伤员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部队的干部战士,她们都亲切的称呼她“王大娘”伤员痊愈重返前线时,都含泪与“王大娘”依依不舍地惜别。辽东军区赠给邢淑杰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伤病员的慈母”6个大字。
从1946年开始,每逢过年过节,她都去烈属家中陪伴他们,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在邢淑杰生命的尽头,唯一的愿望就是永远和战士们在一起!!
所以,就有这座不是烈士的墓,但她在我们心里永远是英雄。
在临江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每一寸热土都结下了唇齿相依、割舍不断的军民情,都书写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新篇章。
撰稿:陈静
|